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工信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9358026XN/202312-00040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 公民 / 函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89 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2-29 发布日期: 2023-12-29
索引号: 1134160079358026XN/202312-00040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 公民 / 函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89 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2-29
发布日期: 2023-12-29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89 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12-29 10:18 信息来源: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289 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刘化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将“小产业”做成“大市场”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纺织服装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民生产业,也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我市抢抓产业转移发展机遇,纺织服装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外引内联、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出口创汇、振兴经济等方面发择了重要作用。初步形成了以伯希和、华扬服饰为龙头的服装类骨干企业,以翰联色纺、冠盛纺织(涡阳)为龙头的纺织类骨干企业,以京威服饰、佳辉服饰、三泰服饰为龙头的针织类骨干企业,以富亚纱网、骄阳软门为龙头的丝网纱门企业。

尤其是利辛县轻纺服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以生产筛网为主,出现了家家织机响、户户织网忙的繁荣景象。经过多年发展,日前已形成色纺、混纺、织布、针织、服装、服饰、纱门、挡风被、边布等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一方面骨干企业顶天立地撑起产业发展龙头,另一方面小微企业“铺天盖地”集聚发展创富于民。2021年,利辛轻纺服饰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被评为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2年从事服装、挡风被、纱门、居家服加工的企业有近500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纺织服装丝网产业总产值突破70亿元(挡风被20亿元、纱门25亿元、居家服15、服装10亿元)。项目的集中度、企业的集聚度、产业的集群度名列亳州地区乃至全省前列,成为利辛支柱产业之一。利辛县的纺织服装纺织呈现如下特点: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骨干企业数量增加

    该县现有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纺织服装丝网纱门类企业200家左右,其中规模企业35家,包括纺织企业10家、针织企业6家、服装企业5家、鞋类企业2家、丝网纱门企业12家,2022年实现产值16亿元。规下企业约有170家左右。

二、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链条较为完整

色纺、混纺、织布、针织、电子网布、印刷网、人造棉、磁条、边布、印花、绣花、服装、服饰、织带等企业相落户,涵盖了纺织服装丝网产业的大部分门类。全县共有棉纺(化纤)15 万锭,喷水织机10000,梭片织机152,电脑针织横机2000台,超声波缝合机2万

三、技术设备更加先进,质量品牌大幅提升

兰飞化纤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设备,和邦纺织、巨创化纤新上了圆机生产设备,君翰纺织、京威服饰、三泰服饰等也都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目前纺织服装丝网企业共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智能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新型纤维色纺纱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6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级名牌产品4个。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个。安徽省新产品18个,安徽省工业精品5个。

四、市场份额明显提升,外贸出口快速增长

翰联色纺生产的粘胶色纺纱线全国第一、伯希和户外运动服装在全国排名前四,国际排名前七。尤其是丝网纱门,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可达90%以上,挡风被的市场占有率也在70%以上。

五、产业转移加速集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利辛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也在日益显现。近两年来,有30余家纺织、服装、针织类企业从长三角地区迁出落户利辛。利辛经开区吴江产业园一期已落地喷水织机企业11家;三泰服饰、君翰纺织、明峰纺织、丰彩纺织、巨创化纤、众程纺织、润天纺织、诚盈纺织落户利辛建成投产。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谋划产业布局,打造完整轻纺服饰产业链,着力培育龙头,强化科技创新,采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提高先进产能比重。鼓励企业与东南大学、东华大学、合工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研合作,推进产学研科技合作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在建设吴江纺织产业园一期、二期的基础上,再谋划建设服饰产业园、丝网产业园。同时打造自有品牌,发展私人定制、环保服装和各种生态、功能性服饰,完善产品功能,集“产品功能性与装饰性一体”,更好地服务民生,加快全市和利辛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全力建设“中原纺织城”。

 

办复类别:B类

联系电话:5555311

      

                                                                   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