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工信局 > 新闻发布
索引号: 1134160079358026XN/202312-00044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
发布机构: 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网上发布】亳州市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转型工作情况网上发布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2-15 发布日期: 2023-12-15
索引号: 1134160079358026XN/202312-00044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
发布机构: 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网上发布】亳州市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转型工作情况网上发布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2-15
发布日期: 2023-12-15
【网上发布】亳州市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转型工作情况网上发布
发布时间:2023-12-15 14:58 信息来源: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工业生产全过程、全链条、全领域,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基本目标

“十四五”期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初步建成高效、循环、低碳的工业体系。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

二、主要做法

2022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展工业企业节能诊断、加快光伏电站建设、推进绿色制造转型等措施,市县联动、多方发力,共同推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

(一)节能诊断“把脉”。落实工信部、省经信厅部署的23家工业企业节能诊断任务,提出35项节能改造建议。市经信局会同县区为105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提出节能改进措施370余项。根据工信部和省经信厅节能监察工作有关要求,今年4月份对中煤新集利辛发电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开展日常监察,11月份对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开展了专项节能监察。现场审核企业上年度能源消耗情况、能源节约机构的设立和制度执行情况、高耗能机电设备淘汰情况等。节能监察发现的问题现场向企业作了反馈,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二)清洁能源“降碳”。2022年,我市工业企业分步式光伏电站建成并网101家,并网规模99.83MW。2023年以来,全市工业企业分步式光伏电站已建成并网52家,并网规模78.81MW,合计建成总家数是153家,并网规模总数178.64MW 。年发电量可达2.2亿度,每年约减少7万吨标准煤使用量。

(三)绿色制造“转型”。亳州市酒厂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增泰山石膏(涡阳)有限公司、安徽省冠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天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亚珠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智扬门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谓博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安徽龙瑞玻璃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通过市级绿色工厂认定。截止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绿色设计产品11种(个),省级绿色工厂23家,市级绿色工厂41家。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动态跟踪管理,充分发挥绿色工厂以点带面示范作用,引领全市制造业绿色转型。

(四)五个一百“集成”。自2014年以来,省经信厅每年开展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推介活动,即100户节能环保生产企业目录、100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目录、100种节能环保装备产品目录、100个节能环保重点项目目录和100家节能环保服务机构目录。根据省经信厅通知要求,我市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今年的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近日,省经信厅公布了2023年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评定结果。我市信义玻璃(亳州)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选节能环保优质生产企业,安徽瑞蒙科技有限公司“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系统”入选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安徽东方新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3个产品入选节能环保新产品新装备,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等企业的5个项目进入节能环保重点改造项目,安徽宇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入选节能环保服务机构目录。截止目前,我市获批省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优质生产企业26家、先进技术9项、新产品新装备33个、重点改造项目70个、优质服务机构3家。入选的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总数已达141家(项)。

(五)实施方案“引领”。近日,市经信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亳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工业领域推进碳达峰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围绕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两个着力点,实施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节能提效助力减碳、绿色体系协同减碳、资源循环利用减碳、绿色低碳创新应用、绿色制造数字赋能六大行动,推进结构降碳、节能降碳、协同降碳、循环降碳,确保如期完成我市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三、工作成效

2022年,我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下降0.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42%,拉动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1个百分点。今年1-10月份,我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187.5万吨标煤(当量值),同比下降7.9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82%,综合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延续大幅持续下降态势,下降幅度均居全省第1位。

四、工作谋划

(一)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布局,优先在原料与清洁能源匹配度好、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区域布局项目。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对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贡献度。主动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古井智慧产业园建设进度,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全面排查在建、拟建、存量“两高”项目,实施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格控制新增“两高”项目审批,严格审查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产业规划、“三线一单”要求,是否依法依规落实产能置换、能耗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要求。对已建成投产的存量“两高”项目,有节能减排潜力的加快改造升级,属于落后产能的加快淘汰。

(三)严控重点行业产能规模。严控重点行业新增产能,提高增量项目准入门槛。严禁违法违规新增产能。加强重点行业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利用综合标准,严格常态化执法,持续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四)开展节能降碳升级改造。推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工业能效提升。引导企业对标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能效标杆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降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典型流程工业系统节能,重点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公辅设施节能改造,加快节能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

(五)强化用能监督管理。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聚焦高耗能行业、高耗能设备、高耗能产品(工序),开展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和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节能监察。针对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诊断,为企业提供节能降碳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