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即将到来,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风险也随之加大,那么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注意防范的作业环节有哪些呢?
一、有限空间作业
(一)主要风险:
中毒、窒息、发生事故后盲目施救扩大伤亡(有限空间事故极易因盲目施救上升为较大事故等级)。
(二)主要防范措施:
1.必须对企业内有限空间进行辨识,按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2.必须明确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员;
3.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5.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6.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7.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8.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前,应使用气体检测仪检测空间内氧气、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并在作业过程中每30分钟检测一次;
9.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进入积水环境要穿长靴或防水服,进行电气作业时要做好绝缘防护;
10.作业人员必须有人监护,监护人员必须始终与密闭空间内的人员保持联系;
11.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呕吐、头晕等症状时,要及时呼救。有人晕倒,监护人员应立即通知现场救护人员,采取措施使其尽快脱离现场;
12.每半年进行一次有限空间事故应急演练。
二、涉氨制冷领域
(一)主要风险:
液氨泄露后窒息、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点火源产生爆炸。
(二)主要防范措施:
1.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
2.液氨管线严禁通过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3.快速冻结装置应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作业间内作业人员不得超过9人;
4.氨浓度报警装置必须保持正常运行;
5.制冷工需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6.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和监护制度。
三、粉尘涉爆领域
(一)主要风险:
可燃性粉尘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后遇点火源产生爆炸。
(二)主要防范措施: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严禁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内严禁设有员工宿舍、会议室、办公室、休息室等人员聚集场所;
2.不同类别的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严禁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建(构)筑物、不同防火分区严禁共用一套除尘系统、除尘系统严禁互联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应采取泄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爆炸防控措施;
4.铝镁等金属粉尘除尘系统严禁采用正压除尘方式,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应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的;
5.除尘系统严禁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尘,严禁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铝镁等金属粉尘、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应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7.除尘器、收尘仓等划分为20区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8.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产生机械点燃源的工艺设备前,应设置铁、石等杂物去除装置,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应设置火花探测消除装置;
9.遇湿自燃金属粉尘收集、堆放、储存场所应采取通风等防止氢气积聚措施,干式收集、堆放、储存场所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的;
10.落实粉尘清理制度,防止作业现场积尘严重。
四、人员密集场所
(一)主要风险:
火灾导致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主要防范措施:
1.严格履行动火作业审批手续;
2.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3.动火作业时必须安排监管人员,准备灭火器;
4.消防设施符合国家规定;
5.安全出口保持通畅,禁止锁闭;
6.加强火灾隐患排查;
7.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应急演练。
五、醇基燃料储存使用领域
(一)主要风险:
醇基燃料储存区遭雷击爆炸,操作间、仓库等醇基燃料
泄漏引起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主要防范措施
1.醇基燃料配料间、操作间等保持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正常使用;
2.设置醇基燃料等危化品单独存放仓库;
3.醇基燃料储存区设置有效的隔离措施和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定期进行防雷安全检测;
4.醇基燃料出液管道标明介质、流向等标识;
5.醇基燃料配料间、操作间等入口处设置人体静电释放装置,车间内安装防爆电器,保持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