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工信局 > 规划信息
索引号: 1134160079358026XN/202502-00004 组配分类: 规划信息
发布机构: 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2-25 发布日期: 2025-02-25
索引号: 1134160079358026XN/202502-00004
组配分类: 规划信息
发布机构: 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2-25
发布日期: 2025-02-25
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25 10:10 信息来源: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迎难而上、苦干实干扎实推进六一战略,加快4+6产业集群建设,全市工业经济动能强劲、质效提升。

一、2024年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全年各项任务目标,推进各项工作早谋划、建机制、快落实、提质效,主要指标和重点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三。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居全省第3位、皖北六市首位工业投资增长39.3%,居全省第2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6.7%,居全省第3位;制造业投资增长37%,居全省第2

企业荣誉争创全面突破。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1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个、省级绿色工厂7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均创历年新高。

专项重点工作获省表扬。在今年115日召开的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省工信厅冯克金厅长四次表扬;2023年度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全省第3,世界制造业大会筹办、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等工作获省表扬肯定

   (一)健全机制优服务,工业经济增速稳健一是紧抓调度稳增长。深入推进培优育规”“大树计划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5家、新增12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75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24家。二是助企纾困优服务。持续开展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推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包保全覆盖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163累计为6.3万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526.6亿元;组织开展产需要素对接69次、签约金额39.51亿元;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累计培训19期、1800余人次。三是紧盯项目增后劲。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16.2亿元,增长39.3%,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6.9%是历年来最高值制造业投资增长3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2.4%全市在库工业项目519个、计划总投资1520.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48个、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58个、12个。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9个、金额1.07亿元,数量和金额均居全省第3位。

(二)提升能级强转化,聚链成群成效凸显。一是产业集群加固升级聚集华夏酒城建设和“4+6”重点产业发展,专班推进调度,清单化、闭环式狠抓落实。全年规上白酒产业产值262.8亿元、增长14.6%;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196.3亿元、增长11.4%;轻纺产业产值154.15亿元,增长36.4%。涡阳县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获批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专精特新提质增量实施专精特新倍增行动,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全市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1家。三是智改数转赋能增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6%,居全省第2位。蒙城经开区获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古井集团获评工信部5G工厂,全市200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推广应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797家。

(三)创新驱动重质效高质量制造体系加快构建一是提升科创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获评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10个、三首产品3个、安徽省新产品36个。二是加快绿色转型。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完善梯度培育机制,加快绿色化发展步伐。1家企业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3个案例入选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应用推广服务优秀案例,建成工业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站98家、147.37MW,淘汰高耗能设备325台。三是守牢发展底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工业领域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市县区联动排查整改隐患1471个,开展安全专题培训13期、730余人。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围绕扎实推进六一战略,聚焦“4+6”产业集群发展,大力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优服务,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益企惠企优服务,筑牢加快发展基石一是抓运行调度。完善调度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一企一策帮扶,持续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奋力推动重点企业稳产满产、停产企业复产增效、欠产企业达产达标。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左右。二是抓培优育规。扎实推进培优育规工程和大树培育计划,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7家、超20亿元企业5家、超50亿元企业3家。三是抓为企服务。持续开展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年举办产需及要素对接活动24场以上、培训企业家1800余人次。

(二)挖潜稳存蓄后劲,挺起优化升级脊梁一是推进项目建设。加强调研调度,强化精准帮扶,确保项目扎实推进力争全年工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5%二是双招双引扎实推进华夏酒城建设,抓好白酒及保健酒、高端装备、轻纺产业等产业专班工作,持续招引一批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产业链向上下游、中高端延伸拓展。是争取政策支持。抢抓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再贷款等政策机遇,系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助力产业升级。

(三)而上促转型,增强提质增效韧性一是加快智改数转。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新认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二是深化科产协同实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力争2025年新增省级新产品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安徽工业精品3个、三首产品3个。三是推进绿色转型。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狠抓末端治理,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企业绿色转型步伐,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7家。

(四)深化链群融合发展,塑造向新向优动能做强做优主导产业。聚集“4+6”产业集群,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提升医药、白酒及保健酒、轻纺服饰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提质升级产业集群。准确把握政策方向,围绕县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高标准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培育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各1三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落实优质企业成长计划,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着力打造头部强、腰部壮、尾部活的企业梯队,全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以上,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各6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