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工信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9358026XN/202509-00012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30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15 发布日期: 2025-09-15
索引号: 1134160079358026XN/202509-00012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30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15
发布日期: 2025-09-15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3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9-15 16:21 信息来源: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利辛县“一块布”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轻纺服饰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持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全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轻纺服饰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一、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强化政策措施

  建立“市级统筹、专班推进”机制,出台《亳州市轻纺服饰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及年度任务清单,持续优化以利辛县为主导,涡阳县、蒙城县、谯城区为协同的“1+3”产业布局,全力支持轻纺服饰产业集聚发展。利辛县建立了“县纺办+集群专班”工作模式,制定《利辛县轻纺服饰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利辛县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在科技创新、企业规模扩张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利辛县工投公司牵头成立全市首支轻纺服饰产业发展基金规模10亿元(一期3亿元),重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二、打造产业集群,持续完善配套服务

  (一)打造专业园区集群。一是建成中国(利辛)户外运动产业园一期,占地187.83亩,已入驻伯希和云仓等项目,今年计划入驻江苏省阿珂姆野营用品有限公司户外装备、明升户外服装、上海嘉麟杰功能性面料加工等项目,二期规划建设高端面料产业园,占地263亩。二是推进利辛县针织产业园“立体式”改造,2025年计划投资4亿元新建智能化厂房12幢,年内引进针织横机1000台。三是依托伯希和、芳泽服饰等龙头企业,打造集研发、生产、物流于一体的户外运动文化产业园和全产业链芳泽服饰产业园,同步筹建华服产业园,实现从设计到销售的闭环。

  (二)完善配套服务。利辛县工投公司、凌盛服饰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已成立纺织服装设计研发服务公司,成功在企业和高校的研发机构之间搭建交流平台,以科技创新赋能轻纺服饰产业发展。规划建设轻纺服饰线上线下专业市场,筹建纺织布料检测中心,制定地方行业标准,强化产业链协同能力。

  三、强化创新驱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一)推进产学研融合。积极与合肥市瑶海区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和相关高校院所对接,建设利辛县户外运动产业研发中心飞地及伯希和户外运动产业研发中心飞地。支持翰联色纺牵头建设“安徽省高端色纺纱和智慧健康服饰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筹建功能性面料研发中心,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建设研发飞地。

  (二)强化品牌培育。深入实施“三品”战略,聚焦高端纤维材料、功能性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新兴领域,开展质量品牌强企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加快打造高附加值产品品牌,鼓励企业争创政府质量奖,培育一批纺织领域皖美品牌示范企业、标准创新型企业和标准领跑者、安徽工业精品。推进“利辛户外”区域品牌申报,支持伯希和申报“中国消费名品”,规范整合家居服、针织服装产业链,引导企业从“制造”向“智造+品牌”转型。目前已培育壮大了伯希和、翰联、京威、斐踱等10余个纺织服装产业自主品牌。

  四、强化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扩大产品销售。通过多种方式推介我市地产服装,积极帮助企业建立专业团队,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参加广交会、服装服饰博览会等,持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做好市内产需对接,组织开展系列产需对接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已组织鼎基鞋服、新亳华扬等企业与伯希和进行沟通,并成功签订合同。

  (二)强化资源配置。通过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标准化厂房建设等方式保障项目落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持续改善产业发展生态。加快利辛县轻纺产业园区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完善配套产业体系,提升保障能力,助力产业发展。持续优化融资、用工、人才等专项服务,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协调市内职业院校增设优化轻纺服饰产业类专业,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强高层次人才招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市将以“锻长补短、提质增效”为核心导向,系统施策、精准发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持续建强产业链条,加快建设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实现轻纺服饰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高端跃升。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轻纺服饰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为我市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办复类别:B

  联系电话:05585555311

  

  

  202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