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工信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9358026XN/202509-00014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46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15 发布日期: 2025-09-15
索引号: 1134160079358026XN/202509-00014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46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15
发布日期: 2025-09-15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4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9-15 16:24 信息来源: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民建亳州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亳州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依托“世界中医药之都”金字招牌和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以及底蕴深厚的健康养生文化优势,亳州市“药食同源”品类衍生的花茶产业近年来持续呈现持续超高速增长势头,全市花茶快递业务量由2018年的3500万件上升到2024年的6.2亿件,年均增长率超过55%,连续5年获评全国“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2024年快递量居全国单品第一位。加工贸易市场份额占据全国80%,是全国最大的花茶生产加工地,被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授予“花茶之城”称号。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申报“亳州花茶”集体商标,按照要求搜集有关证明材料,正式提交国家商标局。制定了“亳州花茶”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则,授权部分符合准入条件的生产企业规范使用。开展“亳州十大花茶”品牌及“亳州花茶十佳诚信企业”评选活动,豪门保健品公司贡菊冰茶、安徽古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石斛黄精人参茶、奈良家生物公司菊花雪梨茶、方敏医药科技公司红枣姜茶等获“亳州市十大花茶”品牌,大桑园、三义堂、芳香苑、柒色茶田等获“十佳诚信企业”。

  (二)严格标准规范,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开展了全市花草茶行业质量标准培训,邀请市市场监管局、省食品协会专家对安徽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代用茶标准、质量管理规范等进行解读,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所在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标准变化以及前沿趋势,确保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符合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将花茶列入《亳州市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食品目录及明细》,推行全程网上办理,提高“行业门槛”。紧紧跟踪《安徽省代用茶地方标准》修订,目前标准修订项目申报书已报送省卫建委,省卫健委正在组织专家论证。

  (三)加大市场开拓,助推行业发展。借助京东集团优质平台和推介能力,组织赴北京与京东集团深度对接,促成了京东健康将我市花草茶产业作为京东健康滋补产业带核心项目予以推进。组织开展了“2024年安徽春茶节暨亳州春季滋补大赏”“新实力大生意-1688平台TOP优质好商全新升级计划”活动,会同淘天集团淘工厂组织召开花草茶、白酒保健酒、特色食品电商销售知识培训会议,促进交流和合作,助推花草茶产业加快发展。举办了《白酒花草茶食品配套产业产需对接会,100余家白酒、保健酒、花草茶、特色食品生产及配套企业参加了会议。部分白酒、花草茶配套企业在会上进行了产品推介,三家金融机构进行了惠企政策宣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强化技术创新,实施数字赋能。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万华草生物科技获批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三义堂、从仁堂、纳百川、康美新药健康公司等企业获批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古井健康科技公司每日悦轻酵素、欣肝保倍植物发酵饮品获得2024年安徽省新产品称号。谋划建设了中药产业互联网,整合对接中药材交易主体、信息、仓储、物流、检测、金融服务等产业资源,推进线上线下交易融合促进,构建全渠道、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着力打造线上“新药都”。目前亳州市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珍宝岛)已建成中药产业互联网线上交易平台。

  (五)加大监管力度,高位推动整治。印发《中药材暨花草茶大健康产品市场整治工作方案》《亳州市网络销售代用茶等食品“清网行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亳州市2025年度食品生产安全重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的整治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难点问题。制定印发了《亳州市大健康企业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亳州市大健康产品市场管理规范检查要点》,建立了网格化的包保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检查行为,实施了拉网式监督检查。对不能持续保持生产许可条件、不符合生产卫生规范要求的,责令改正,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今年5月以来,共督促注销花茶企业78家。严肃案件查办。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舆情搜索等渠道,广泛搜集花茶企业的违法违规线索,对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采取约谈、警告等办法督促其整改到位;对存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两超一非”、连续抽检不合格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要依法处罚到位,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

  (六)做好服务保障,促进企业发展。与中行亳州分行、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亳州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等三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加强与各专业机构的深入合作和对接,为花茶企业健康规范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积极摸排安徽万花草生物科技、芊荷(安徽)健康产业公司、三义堂生物科技有等作为地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上报省经信厅,将亳州花草茶作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报省工信厅、工信部进行重点培育。积极争取省食协成立安徽省食品协会亳州工作站,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拓宽、提升服务质量,助力产业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市在花草茶产业培训发展过程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诚如您在提案中指出,目前在花茶产业迅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准入门槛低、企业规模较小、品牌集中度低,企业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追求短期利益,部分企业存在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及硫磺熏蒸、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污染等质量安全问题,给花茶产业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威胁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要重点加强企业培育,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引导产业集聚。依托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按照基地孵化、标准厂房转化、独立供地发展壮大的思路,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引导市场要素资源、中小微花茶生产企业向亳州高新区、亳芜产业园区和谯城经开区集中,在园区内建设花茶产业园(基地),由基地统一配套基础设施,提供产品展示、检验检测和营销平台,引导花茶产业生产要素向基地集聚。

  (二)突出品牌培育。突出“养生亳州”品牌定位,积极申报“花茶之都”,以更大的影响力引领花茶产业走向世界。构建“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体系,继续完善“亳州花茶”公共品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品牌运作模式、准入标准、奖惩措施等,加快提升我市花茶品牌的整体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完善标准体系,以绿色、有机为目标,引导制定完善我市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包涵原料、加工、包装、配送、分销直至终端用户全过程可追溯体系。

  (四)加强分类引导。重点扶持20家左右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的花茶生产企业,通过规划引导、兼并重组、招商引资、资金扶持、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有效途径,促进现有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坚持“扶持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强化过程监管。对生产较为规范、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扶持其做大做强;对不符合质量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责令其规范经营,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关停和淘汰。优化为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全面助力花茶企业高效发展。

  (五)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拓宽网上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大型综合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等,快速提升药食同源产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提高市场份额占比;借助社交电商平台如拼多多、小红书等,利用用户之间分享购物体验和产品推荐,借助社交网络的传播力,扩大亳州花茶产品的影响力和口碑。在电视、网络、展示中心及自媒体等开辟宣传栏目,植入统一的亳州花茶元素,宣传推广“亳州花茶”公共品牌,提升亳州养生花茶知晓度和认可度。

  (六)推动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和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筑梦社区等平台孵化器作用,搭建企业与中科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平台,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机制,不断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七)加大监管力度。继续按照《中药材暨花草茶大健康产品市场整治工作方案》《亳州市网络销售代用茶等食品“清网行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亳州市2025年度食品生产安全重点整治工作方案》,实现网格化包保,切实加强对生产企业监管,规范生产加工行为。尤其要强化网络销售花茶产品质量监管,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舆情搜索等渠道,广泛搜集花茶企业的违法违规线索,对存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两超一非”、连续抽检不合格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要依法处罚到位,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严肃追责。

  

  办复类别:B

  联系电话:5553621

  

  

  2025715